說起志愿精神“遼寧紅”,我們是有資格的。
紅色,是遼寧最鮮亮的底色。撐起共和國長子腰桿的,除了彼時的身份地位,還有綿延流淌、生生不息的“六地”精神。這其中,“雷鋒精神發(fā)祥地”尤其讓人與有榮焉。
打開地圖軟件搜索“雷鋒”二字,千百個以“雷鋒”命名的地點在遼寧地圖上熠熠生輝。
在萬家燈火折射的平凡而又偉大的時代,與之同頻共振的志愿精神,是大浪淘沙之后一簇又一簇的珠貝。
一個地方志愿精神濃度如何?其生發(fā)的環(huán)境是最好的度量,如果這種精神已經(jīng)成為這里的風土人情,那將是怎樣的高天厚土!
從“闖關東”時代開始,相互陌生的人們在這片相對寒冷的土地上抱團取暖,你幫我一把,我?guī)湍阋话?,逐漸成為人們的行為準則,廣袤無垠的黑土地把彼此的希望和期望融合在一起,用行動書寫善良和熱心,積極、熱情、好客、接納、共生,在這塊最能激發(fā)感情和友誼的地方,地域文化傳承不息,時光和土地把善良和熱心釀成了這里的風土人情。
我們在說“天遼地寧”的時候,一定還有掰不開的前綴——“山海有情”。
志愿精神的內(nèi)核,落腳在一個“情”字。
困難的時候有人援之以手,是寒風中直抵內(nèi)心的溫暖;頂不住的時候有人扛之以肩,是兄弟姐妹般的支撐;情緒失落的時候有人融之以心,是無比踏實的擁抱。
源頭既清,波瀾自闊。遼寧,是一個有著濃濃的人情味的名字。人情味,又是幸福的一條支流。就像映照在“沈水之陽”的陽光一樣撫照著自信,在中國最具幸福感的城市中,遼寧的省會之城多次榜上有名。
志愿精神“遼寧紅”,別樣紅,壯根于歷史,綻放于新時代。
因“志”而行,因“愿”而動。在遼寧,實名注冊志愿者人數(shù)達到700多萬,六人行,必有吾“愿”。他們活躍于社會需要幫助和服務的各個角落,城市文明、社區(qū)便民、鄉(xiāng)村振興、大型活動、社會關愛、救援一線、街頭巷尾……成為生活中隨處可見的一束光,成為“溫暖人間的最美風景”。
尤其是最近一年來,隨著各級黨委社會工作部的成立,對志愿精神以導之、以勵之,給樂于助人者以助,給暖人心者以暖,我們的志愿服務項目孵化基地正在賦能新時代志愿精神,我們的志愿服務事業(yè)更加生機勃勃。
一個個具體生動的遼寧人,那么的一往情深。我們欣喜地看到,越來越多的地方給出對“一束光”的反射,推出獎勵激勵、支持保障措施,更多的接受幫助的人,愿意說上一聲“謝謝”。這種溫暖和禮贊,讓“好人有好報”的價值導向更加深入人心,也激勵更多人加入這個大群體,禮遇“最美”、禮贊“最美”,讓志愿精神形成“愛的閉環(huán)”。
別樣紅,就在遼寧。